文|徐 来优配股
编辑|徐 来
《——·前言·——》
在横店的影视产业中,走路、等待、挨骂似乎成了常态。这个集结了20多万人的地方,究竟是艺术的金矿,还是吞噬人生的消耗战场?
无数人涌向这个地方,夏天穿着棉衣,冬天依旧短袖,走在大街上,每个人都怀抱着自己的“英雄梦”。但是,现实给了他们不同的答案:几千块一场的戏梦和135元的日薪。
据统计,登记在册的群演超过13万,而实际活跃的不到一万,剩下的大多数人都在漫长地等待。有的人一年最多参与五次拍摄,而有些人甚至三个月都没有接到任何工作。
展开剩余88%大多数群演来自北方,尤其是河北、河南和山东,他们拖着拉杆箱站在横店镇的影视大道上,十人中大约有六个带着口音,男性群演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,年龄层次集中在20到35岁之间。
30多岁还在跑群演的男性,往往未婚。某位来自保定的群演曾向我诉说自己在这几年演死尸的辛酸,四年下来,已经麻木到不想再回家。
“回去干什么?厂子关了,媳妇也跑了。”他带着无奈的笑说道。
群演的学历情况堪忧。超过一半的群演只有高中学历,大专和本科加起来也不到四分之一。曾有群演说,他从事过各种工作:卖水果、送外卖、做装修、做微商失败甚至离婚。为了追求梦想,他们背着不多的积蓄来到了横店,但一年下来却常常因为缺少戏份只能依赖网吧过夜。
横店影视城东门外的网吧,每晚几乎被群演填满。这里的每一张床位收费40元,没人关心你是否曾拍过戏,只要你能忍受脏臭的环境,熬夜等戏就能有机会。
“有手有脚都能来横店混口饭”优配股,这是公会在办培训时最常说的一句口号。
然而,能够在这里混得下去的人,才会真正明白这一句话的含义。一天十小时的拍摄,群演的薪水不过是135元;站、躺、趴都得演,演完后还要扣除公会的抽成。公会称这种收费为“合理”,但群演却觉得是在“消耗人”。
这135元的日薪,是按十小时来算的。超时工作,每小时再加13元。可问题是,几乎每天都会超时。剧组对时间没有概念,只认场记的一声“开机”,至于什么时候拍完,根本不在意。
熬夜已经成了常态。有时候,剧组一晚上要拍三场戏,群演必须跟着节奏走。
凌晨两点,一个男演员站在空荡荡的宫门前穿铠甲,冻得全身颤抖,而摄像机却还未架好。由于寒冷,一些群演甚至因受不住低温而在现场昏倒。
横店2024年的数据显示,15%的群演在拍摄过程中曾受过伤,但能拿到赔偿的群演不到3%。
有群演表示,曾经拍过一个骑马的镜头,结果胯骨被硌伤,而剧组却表示“这不算工伤,是你自己坐得不稳”。
在群演的世界里,内部存在着一条不成文的“鄙视链”。站在镜头中央,穿着戏服露脸的群演被称为“前景”;而站在远处只露背影的则是“远景”。如果你跑得快、长相得体,有可能进入“特约”角色,起薪大约为400元,有时甚至会有台词。但能晋升到特约的群演不到0.5%。
性别差异在这里也表现得尤为明显。女群演通常需要自己化妆、买假发、租高跟鞋,而她们的收入与男群演差别不大,甚至还得自己垫付服装。而男群演通常从事更为辛苦的工作:抬尸体、扮演士兵、被马踹等。
一些女群演若想得到更多的机会优配股,有时不得不与副导演拉近关系,而那些不愿迎合的人则可能被排除在外。
导演一句“换人”就能决定你是否能吃上今天的饭,这句简单的话,往往意味着一整天的工资泡汤。
2024年短剧爆发,横店群演一度盛传“日薪四千”的消息。然而,随着短剧热潮退去,2025年,短剧群演的日薪跌至90元,拍摄条数也由一天十条减少至三条。
对于那些无法晋升特约的群演来说,他们只能凌晨四点排队等通知,若幸运地接到戏份,便是谢天谢地;若没接到,便只能继续在网吧待着,期待下一个机会。
“只要肯熬,总能熬出头”,这是横店流传已久的一句话。但要真正熬出头,在成千上万的群演中,也许只有一个能如愿以偿。
赵丽颖的成功是群演圈的“传奇”。作为科班出身,她经历了五年特约、三年小角色,才终于拿到女主角的位置。可这样的机会并非每个人都有,大多数群演甚至连副导演的名字都难以记住。
晋升到“特约”并非易事,必须先通过公会的“考核”。有些群演为了通过考试,提前练习了半年台词,但到了考场上却因为紧张而失误,连站位都没站好。一次没通过,便得等半年才能再考。
群演想要从群体中脱颖而出,成功转型为特约,成功率不足2%。
剧组的预算几乎都花在了主演身上,一个顶级男演员的一集戏酬金高达三百万,而群演一天的工作费用却不到预算的3%。如果是棚拍,群演甚至连“风景”都不是,导演只会说:“把后面的人站齐,别动。”
随着短剧热潮的消退,群演的日薪从四五千降至九十,许多短剧因审查问题不得不停止拍摄,剧组也随之撤离。
群演的梦想,往往是建立在“炙手可热”的短暂机会上的,但一旦风头过去,许多人便只能归于沉寂。
想要在横店长久混下去,一部分群演选择了参加影视公会的培训,但培训的实际效果却令人堪忧。数据显示,尽管有上万群演参加了培训,但真正拿到职称的不过三十多人。
有些人学场务,却连剧组的大门都没能进入;有些人学打光,连灯都没碰过。
2024年出台的《影视剧组生产管理规范》文件,曾提出要保障群演薪资和限制工作时长,但现实情况依旧没有得到改善。
剧组继续加班到深夜,继续扣钱,群演手里握着文件,依然无法改变现状。
横店被形容为“懒汉乐园”或“疯子天堂”,但对那些在网吧住了几个月的群演来说,他们只会无奈一笑:“你要是吃了半个月泡面,也许就疯了。”
群演群体的抑郁症发病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浙江省精神卫生中心2025年的数据显示,14.7%的群演有抑郁症症状,大多数人未曾得到确诊,只能继续熬下去。
心理医生称这种现象为“横店综合症”,其表现为:日夜颠倒、角色混乱、对现实的绝望以及对名利的执着。
有的群演在拍摄士兵戏时,拍完后依旧习惯性地敬礼;有的群演长时间拍死尸戏,一躺便能睡四个小时;也有些群演因角色设定长时间不动,最终自己陷入麻木。
有的女群演拍戏、做造型、排队化妆,每天都在消耗自己。而即便有了机会进入前景角色优配股,却因为“脸太熟”而被替换。回到网吧时,偶尔会遇到路人问:“你不是昨天死在剧里了吗?”
发布于:山东省久联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